2007年9月5日星期三

三段话

受不明原因影响,位于中国大陆地区的读者可能无法正常浏览本站。如果您希望阅读或添加关于此文章的评论,请点击这里

今天出版的《环球时报》,第 11 版《汉语不怕英语侵蚀》一文中有一句“……而且很多音译的外来语,如 telephone 德律风(电话)、democracy 德谟克拉西(民主)、science 赛因斯(科学)都在使用过程中,最终被更符合汉语习惯的意译双音节词所替代。”

看了之后我就觉得,原来这种水平的文章也能发表在《环球时报》上啊!首先,最基本的,这句话本身就是个大病句,这个“被更符合汉语习惯的意译双音节词所替代”的发生时间,到底是“使用过程中”还是“最终”?然后,很重要的,这里的论据根本就是错的。“电话”、“民主”这两个词我并不知道,但是“科学”并非汉语意译,而是直接从日语中拿来使用的。(当然,你要是认为所有汉字词都是汉语,那请走开。另外,我并不是说从日语中拿来词直接使用有什么不好。)这样的文章拿出来刊登,简直是贻笑大方。(我还没深究这些词究竟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变为现在这个样子的,还是在最初引入到中国时就已经如此翻译了呢。)


这段说完了,说说哈利·波特。看过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之后,我就觉得,啊,这真的不是《黑客帝国》么?好好的魔幻小说,非要搞的像恐怖片一样,简直是对原著的践踏。(什么?你说《黑客帝国》是科幻片?不,你肯定没看过《黑客帝国》。)影片仅有的亮点,我认为,一是音乐,另一是魔法部的全景。另外,系列小说的第七部(我不知道最终的官方翻译名)据说就是乱打一锅粥,但仍被评为七部中最精彩的。当然我没看到原书,不过如果真的上面两条都成立,那我就只能遗憾地认为我的品味与“大众”不同了。


最后一段是关于 Google 搜索的。我发现,Google 搜索很强大,但是实效性不强。我就在想,其实可以利用 Google 现有的算法增强实效性。我们知道 Google 基本的算法是通过指向站点的有效链接的数量及质量,来衡量这个站点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假设这一参数为 R,那么它关于时间的二阶导数 R'' 即是关于实效性的参数了。按照 R'' 来排列搜索结果,应该可以获得一个实效性最佳的方案。

2007年8月29日星期三

Lucky☆Channel

受不明原因影响,位于中国大陆地区的读者可能无法正常浏览本站。如果您希望阅读或添加关于此文章的评论,请点击这里

又是一个半月过去了。虽然暂时性的,很闲,但是居然抓不出任何时间用来为这里更新。当然,深层次的原因是,有了大把的充裕时间,反而不想用来写这些东西,总是想事情留到明天写也可以,但最终越堆越多以至于一开始想写的都忘记了……

就因为这,前几天还想写写 Twitter饭否,不过主要感想如前所属,都已经忘记了,所以只是提一下,就不详细说了(囧)。

顺便提下,今天看了电影《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具体感想明天再写(囧rz)。

Byeme~

PS:你该知道我为什么提到叨客站点了吧……

2007年7月17日星期二

3 个月的空白

受不明原因影响,位于中国大陆地区的读者可能无法正常浏览本站。如果您希望阅读或添加关于此文章的评论,请点击这里

3 个月没有更新萌动了,这 3 个月一言以蔽之就是忙碌。毕设很成功(感谢云南的地震),其它东西也学了不少。而回到天津第一个碰到的人(亲人除外,完全不认识的自然也除外)是贾媛,很偶然,也很意外。

3 个月时间不算长,但对于值得记录的东西来说,这段时间足以让记忆模糊失真,所以就不在这里补完了。出于同样的原因,我把一篇原本是用来提示补全的草稿直接发布了出来。

以上。

2007年4月5日星期四

应对无常

受不明原因影响,位于中国大陆地区的读者可能无法正常浏览本站。如果您希望阅读或添加关于此文章的评论,请点击这里

GFW 再次对 Blogspot 下手了。解除封锁仅仅两天后,blogspot.com 再次宣告访问困难,随之而来的,pkblogs 似乎也发生了异常(这异常似乎与 GFW 无关)。无故封锁,又无故解除,再无故封锁,再无故解除,如此反复,无常的 GFW 是在考验中国公民的耐心么?一个甚至不被政府承认的组织,居然如此嚣张地玩弄公民的权利和国家的法律,实在是在逼我们进行反击。用合法手段和技术对抗非法的行为,下面我就来教教大家如何翻越这堵无耻的“防火墙”。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下何为 GFW。GFW 乃是 Great Firewall (of China)的缩写,即防火长城,或中国国家防火墙,这是中国政府在管辖的互联网内部建立的多套网络审查系统的统称。GFW 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域名劫持主干路由关键字过滤国家入口网关的 IP 封锁、以及 HTTPS 证书过滤等。Google 国际服务中一旦出现“钓鱼岛”、“南京大屠杀”等敏感词汇,连接就会被重置的原因是主干路由关键字过滤,https://secure.wikipedia.org/ 无法访问的原因是 HTTPS 证书过滤,而 *.blogspot.com 无法访问的原因就是国家入口网关 IP 封锁了。前两天发生的 Windows Live Spaces 部分用户无法正常访问,原因可能也是 IP 封锁及关键字过滤。

对于不同的技术我们有不同的应对手段。首先,最简单的应对 DNS 劫持的手段,放弃 ISP 提供的 DNS 服务,转而使用 OpenDNS。将本地连接属性中 Internet 协议(TCP/IP)中的 DNS 地址设置为:208.67.222.222(首选),208.67.220.220(备用)即可完成设置。如果你不了解如何进行设置,请访问 OpenDNS 快速起步教程,要测试是否设置正确,请访问 OpenDNS 欢迎页

然后,应对网关 IP 封锁。对于这方面的特定内容,我的了解不多。据我所知,有些站点提供网关服务,但是效果未知。举个简单的例子,pkblogs.com 一直在提供通往 blogspot.com 的网关服务。你可以通过访问 www.pkblogs.com/blogname/ 来访问 blogname.blogspot.com。但是,这一服务一直很不稳定。早期是域名指向存在错误,后来是服务器经常搬迁,而最近几天似乎又无法正常访问了。如果能够找到一个稳定而中立的网关服务提供者或者稳定而保密的代理服务器就再好不过了,但如果找不到,恐怕就要使用后面提到的办法了。

应对关键字过滤的方法很让人头疼。要么放弃当前关键字,要么放弃当前页面。就像如果你尝试在 Google.com 上搜索“钓鱼岛”,一次不行,一百次也仍然不行。你只能改为搜索“钓鱼 岛”或改为在 Google.cn 上搜索“钓鱼岛”。HTTPS 证书过滤也同样,如果没有特殊手段,那么你只能放弃浏览带有此证书的页面。

上面这些单独应对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适用面比较窄,而且并不总是有效。在此,我向那些对于“翻墙”需求较高的同学(例如那些经常需要浏览 wikipedia 或 blogspot 等站点的人)介绍一种比较通用、有效率高(几乎 100% 有效)、观点中立(我真的很反感那些明显带有政治观点的软件)、同时操作又较为简单的解决方案。

Tor(The Onion Router)是这个方案的主要工具。使用 Tor 作为本地代理服务器,你可以对传输的信息进行保护,使其结构如洋葱一般,让核心内容受到层层保护。同时,通过建立于世界各地的匿名代理服务器,你可以访问原本不靠代理根本无法访问的站点。这些内容涉及技术层面太深,我本人都不能完全理解,因此也就不在这里向大家灌输错误概念。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访问中文维基百科上的相关内容[GFWed]

使用 Tor 的方法很多,在这里我推荐下载并安装 Vidalia 套件。这里我简单介绍下 Windows 下使用 Vidalia 套件的方法(相信 Linux 及其它系统平台的用户能轻松上手此软件)。首先到 Vidalia 下载页下载最新的稳定捆绑版本(Stable Bundles)中的 Windows 版本,然后安装。Vidalia 会将 Tor 主程序Vidalia GUI、以及最常与 Tor 匹配使用的本地代理服务器软件 Privoxy 一并安装到计算机中。

完成安装后,你会在系统托盘中看到一个蓝色圆形为背景的字母 P 图标,这就是 Privoxy。一般来说,对 Privoxy 不需要进行任何设置,只需要保证它在运行即可。绿色(有时是红色或黄色)的洋葱图标即属于 Vidalia。当这个图标是绿色时,Tor 即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当它是黄色时,Tor 正在初始化中,当它是红色时,Tor 就并未加载。右击这个图标,弹出的菜单中有一些操作。你可以在“设定”中将 Vidalia 设置成中文,还可以通过“更换身份”来换用新的代理服务器(当现在正在使用的代理服务器连接速度严重降低时,这样做可以很好的改善连接状况),而其它的设置,既不重要也不难懂,这里就不再赘述。

正确设置了 Vidalia 并不表示你可以正常地通过 Tor 访问网络,你必须在浏览器中设置正确的代理服务器地址。对于使用 Firefox 的用户来说,你只需要下载一个叫做 Torbutton 的附加软件(插件),即可以轻松实现一键切换。如果你使用的是其它浏览器或者无意安装这个插件,你也可以手动设置代理地址。将代理地址设置为 localhost,将端口设置为 8118(HTTP 及 SSL 代理)和 9050(SOCKS v5 主机),即可正确的在浏览器中使用洋葱代理了。另外,Tor 支持 SOCKS 代理,因此在其它软件中也可以使用洋葱代理(但有资料指出,即时通讯软件使用洋葱代理并不能保证信息的私密性,另外出于礼节,你并不应该使用洋葱代理进行大规模的网络下载)。

以上即为最普遍适用的翻墙方法,大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参考,如果有疑问也欢迎与我讨论。

2007年4月4日星期三

谷歌拼音初体验

今天网上最为热议的一件事情无非就是谷歌拼音输入法的发布了。经过了短时间的体验,也看了网上的一些评论,算是对这款产品(简称 GPY)有了个初步的认识,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下我个人的观点。

作为一款输入法,首先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易用程度。必须说,谷歌在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对于使用微软拼音输入法的用户来说,完成输入法间的转换比较困难。初用谷歌拼音输入法,经常会多打一个空格或回车,产生以外的错误,也经常将错误的句子直接确认,在修改时消耗了额外的时间。诚然,可能对于智能 ABC 及搜狗等输入法的用户来说并没有这个问题,但是面对大量微软拼音输入法的用户,如果不能细心体会用户的每一个需求,很难获取这一部分用户的支持。

再来就是词库了。早先就有很多人认为,谷歌拼音的优势就在于,它有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做后盾,能够全面准确的掌握用户的词语使用需求,从而大幅减少选词时间。实际来说,情况也是这样的。GPY 的词库的包容程度之高大为出乎我的意料,像是阿莱克斯塔萨门兴格拉德巴赫类似的词居然也可以直接拼出。不过,有文章指出此词库为盗用搜狗拼音的词库生成的。作为一个 Gfan,我对这一言论的态度很明确:谷歌的行为若是合法,无疑是共享信息,造福用户,若是不合法,请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不要利用媒体来为自己造势。况且既然都是根据搜索引擎搜索结果产生的词库,那么有相同之处也属正常。即使真的是谷歌借鉴别人,那我倒要问问百度、搜狗,现在国内哪家搜索不是和 Google 学的?

最后,界面及兼容性。GPY 的界面,在我看来,丑得可以。从那个丑陋的“中”字上看,单就界面而言这款产品完全脱离了 Google 的风格(不说谷歌的风格,因为谷歌本来就没有风格),甚至可以说,也脱离了 Windows 输入法的风格。之所以说后面这句,是因为 GPY 居然不能正常附着在 Windows 任务栏上!悬浮着的输入法状态条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某些全屏游戏中,这个状态条会严重制约显卡的工作效率,而在另外一些游戏中,状态条可能根本无法被显示出来。关于兼容方面的其它问题还包括,中/英文状态无法被正常识别、Shift 键非正常粘滞、甚至严重到输入法直接导致程序崩溃。

如此种种问题,不管是好是坏,存在并被指处,而且是公开不到 1 天的时间内就有这么多人体验、这么多人提出意见,足见谷歌拼音的受关注程度。希望谷歌拼音能善用这种影响力,在后续版本中持续改善自己的功能,为更多人所乐用。